作者:阿赖耶识证券股票投资学证券股票投资学
刘知远此人,建立了后汉政权,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。
唯有在感情上,刘知远此人,绝对拿得出手。
刘知远出身太原,家里那叫一个穷。
那个时候底层百姓的难过,不仅在于贫穷,还是因为唐末时期的军阀混战。
天下大乱的时代,百姓才是最苦的人。
为了活命,为了有口饭,刘知远十几岁就从军,倒是没有什么远大理想,起码能够活下去。
刘知远这么一个没有背景的人,就算从军也不会被看中,连上战场立功建业的资格都没有,最初只是一个养马奴。
刘知远养马养的好,所以宠物的地位比人高。
刘知远也因此被推荐给李嗣源部下。
展开剩余82%这个时期的刘知远,才开始上战场。
刘知远随着大军驻防来到了晋阳,也是在此,刘知远遇见了一生所爱。
刘知远爱上的姑娘是李氏,李氏对她着墨不多,反倒是戏剧改编上对她记载很多。
在戏剧和文学作品中,李氏多被称为李三娘,家中世代务农,虽然也穷,但是好歹过得下去。
李三娘长得好,远近闻名。
刘知远闲暇时,还是要养马,为了找寻草料,所以在村落中遇见了李三娘。
此时的刘知远已经年近四十,早些年也曾经娶妻,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刘承训,只不过妻子早逝。
或许是真的曾经爱妻子,或许是为了给自己立人设,或许是为了儿子着想,刘知远有过誓言不再娶。
年近四十的鳏夫刘知远,一见钟情年轻美貌的李三娘,这个时候的誓言,早被扔了。
刘知远想要迎娶李三娘,十分坚定。
按照当时的国情,李三娘云英未嫁,年纪一定不大,超过十五,不到二十岁。
两个人的年龄相差的太多了,也是这个原因,刘知远托人上门求亲,李三娘的父亲将媒人打了出去。
一个老男人,带着一个儿子,家里还穷,凭什么娶人家的女儿?
刘知远这么被人打脸,可是还是不死心。
这件事情闹得很大,军营中的兄弟开始给刘知远出谋划策,既然文的不行,就来武的,直接抢亲,生米煮成熟饭。
这么白痴的谋划,但是刘知远答应了。
趁夜,刘知远带着几个兄弟潜入李家,强行将李三娘掳走。
这真的是爱情吗?这是犯罪。
李家人见女儿被掳,想要报官。
但是李三娘的弟弟觉得刘知远敢想敢做,日后必成大器。
谁家的姐姐摊上这样的弟弟,倒了血霉了。
李三娘的父亲放弃报官,但是也不喜欢刘知远。婚后更是一直给李家拉磨,整天的不得闲。
李三娘面对抢亲的刘知远,不哭不闹,任由自己命运的转折,一直安慰刘知远,同时也劝说父亲不要报官。
李三娘会爱上抢亲的刘知远吗?正常人应该不会。
但是李三娘在婚后,贤良淑德,对待便宜儿子刘承训很好。
李三娘这么做的原因,或许是因为在李三娘的角度,家里人给自己找的婆家,远不如刘知远,所以嫁给刘知远是脱离火坑的唯一办法。更何况一个男人放弃前程来抢亲,何尝不是英雄救美?
李三娘绝对旺夫,在刘知远娶了她之后,和石敬瑭相交,成为好友。
刘知远两次舍命救石敬瑭,开始平步青云。
在刘知远38岁的时候,李三娘生下了儿子刘承祐,而刘知远也开始在乱世中崭露头角。
两年后,李三娘再生刘承勋。
十五年后,刘知远55岁在太原起兵,然后称帝,同时册封李三娘为皇后。
可是这道圣旨被群臣指责,认为李氏出身寒微,就连早些年成婚也没有三媒六聘,这不是娶妻的仪式,所以也当不起一国之后。
但是刘知远坚定,告诉大家,当年没有三媒六聘不是李氏的过错,是自己抢亲,来不及准备。
刘知远的坚定,让众位大臣只能认下李氏这个皇后。
一年后,刘承训早逝,刘知远受不了打击,也随之驾崩。
刘承祐登基,尊李氏为皇太后。
但是刘承祐不听他妈的话,非要杀了郭威,逼得郭威谋反。
郭威谋反成功,但没有马上称帝,而是以李氏的名义发布诏书,将刘赟册立为帝,而李太后临朝。
郭威随后出征契丹,大胜而回,将李太后称为母亲。
李太后看得清局势,皇位已经是郭威的,所以迁居,被郭威尊位昭圣皇太后,看着丈夫一手建立的后汉灭亡。
随着郭威称帝,建立后周,一直尊敬赡养李氏,直到李氏42岁病逝。
最初知道李三娘这个人物,是因为喜欢听戏曲《井台会》。
若非女子,李三娘才是那个君临天下的人物。
刘知远在史册上,名声不好,但是对于李三娘而言,他始终是个良人。
阿赖耶识
发布于:四川省